周报

半燃
其六十九
环形的生活

2025.02.19
我要当尼特😭

索引

逃避

尽管任务还是很多,我依然没有开始做。每天,起床,然后上网,看动漫,弹琴,反应过来已经通宵了,然后睡觉…… 周而复始 。在截止日期迫近的时候,我甚至比平时更想练琴,令人哭笑不得。

我于是有一天决定不再逃避,认真的做了做之后,发现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累,尽管还是有很多要考虑的地方。我想我的拖延症很多时候都可以通过「开始做」来解决,虽然这听上去有点像废话。但是只要开始做了一点,那么完成剩下的事情就不是那么难了——做作业、读书,一切有压力的事情都是这样。

二十岁了,我依然在逃避很多事情,很多很多。 来看这周的周报吧。

生活

读了《 中文打字机 》,一本讲述「中文打字机」技术史的书。书里面案例翔实,但阅读体验却不会太恼人,不如说还是挺轻松的。我确实对那段技术史了解了不少,最大的感想是:中文真是吃尽了技术的结构性不平等,现在还在

看了《 历经弦音 》,一本摇滚主题的漫画。对我来说,这是最好的摇滚主题漫画,非常注重音乐相关的话题。相比之下,很多所谓的「音乐主题」,写的还只是社团下的人际关系,换成什么文学社之类的也一样。我大概半年前看完所有的连载章节就没有看了,前两天偶然想起,看到父子之间的和解之后,还是有点潸然泪下——和解本可以写的这么好……在我看了太多糟糕的作品之后,我对这个词都有偏见了。

看了二次元重型 live。电子核地偶、babymetal 翻跳、ave mujica 翻奏、eva 同人死核,这就是二次元!前半场有很多打 wota 的应援团,穿着邦邦的法被——后半场是穿着死金衣服的金属哥在中间 pogo。这下真的双厨狂喜了。

看了《 广井菊里的深酒日记 》,孤独摇滚的外传漫画。感觉广井还是很萌的🥰清醒状态可能比波奇还内向一点(

摘录

针对中文的这种现代技术性批判,诞生于由打字机滑动架和滚简构成的干净的、塑料与金属的世界,而不再基于认知、文化、种族、社会达尔文主义、进化论等带着血液温度的术语,这种批判将按照其古老而久远的先辈们的遗嘱和教诲,以机巧、低调的方式继承其话语遗产的全部内容。

中文打字机

同时,打字员还需要对铅字的物理特点拥有较高的敏感度。在按压揿手杆时,每次按压的力度应同相应铅字的重量精准匹配,而铅字的重量与汉字的笔画数直接相关。如果在打印只有一画(因而更轻)的「一」字时,所用的力道与打印十六画(因而更重)的「龍」(龙)字的力道相当,那么很有可能会戳破打印纸或复写纸,只得换纸重新开始了。相反,如果用打印「一」字的力道去打印「龍」字,打出的字则会模糊不清(也会使复写纸失效)。熟练的打字员打印不同汉字的力道会相应地发生变化,从而既使整个文本字迹的深浅保持一致,又不会戳破纸张。「因此,长久以来的中文「笔画数」概念在这里被转化为质量、重量和惯性等物理和物质的逻辑。

中文打字机

网页

设计通识

这篇文章介绍了设计应当成为一种基础能力:不只是建筑、服装、平面工业的设计师才能做设计,所有人都会设计自己的生活。文章写了很多设计的联想:设计是好奇、是策展、是信念、是念念不忘、是编排,最后,设计是读写能力。 虽然看上去是设计师自我感动的文章。

abc

这个网站有很多好玩的计算机生成 ASCII 艺术(正在读源码试图抄一个)。

构式动画片

我在看《 BanG Dream! Ave Mujica 》,一部少女乐队动画……我本想这么说的,但是少女也不是很少女,乐队也不是很乐队。叙事无论是节奏还是水平上来说都非常糟糕,每周看完之后,我只能感觉这个作品越来越往完蛋的方向狂奔了。

社群倒是非常热情,每次都能给出有趣的解析——但是再有趣也只是二创,编剧想得似乎没有什么叙述性诡计那么复杂,在我看来就只是单纯的水平不够。官方炒作得太狠,而实际的成片质量我只能说不是很绷得住。

哎,看少女乐队把人害了。

边练边学!

想到我正在做的项目,我突然觉得有点像我以前见过的函数式编程。但是我其实没有那么明白究竟是个什么意思。

于是我又开始找了些教程来看,这倒没什么稀奇的。不过,我假期里在练习下拨技巧,单纯地练琴实在是很无聊。我一开始用计时器来计时,十分钟一组,然后到时了休息一下――后来我想到,反正这种机能训练,不怎么需要费脑子,我为什么不用来看视频呢?

于是我决定用教程视频来计时,正好左手还是闲着的,如果哪一段没学会我还能操作鼠标调整一下……嗯,这倒是有意思多了。

创作

做了之前去上海看到的美术字。

在书店偶然发现的笔记本
于是做了海报

这就是 2024 年 2 月 10 日至 2 月 16 日、今年第 7 周的周报了。嗯……又开始拖延了,希望接下来还是按时写周报……下周见!